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1-10-21 00:00:00
作者:铜川日报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总平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总源头,是打破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堵点”的关键之举,是陕西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市委、市政府对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市级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推进表”“政策包”,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制定了《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任务推进表》,明确工作责任、任务措施和时限要求。我市收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铜川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举措,形成了《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政策包》,包括科技人才、成果转化、企业创新、科研平台、服务体系5大类共68条措施。筹备设立2亿元光电子产业发展种子基金,成立秦创原(铜川)创新促进中心。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高效率共建飞地科创中心、成果孵化中心和人才引育中心,联合西安工业大学,启动建设陕西铝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和陕西(铜川)铝基新材料及铝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等产业创新平台。与西安理工大学共建谢赫特曼诺贝尔奖新材料(铜川)研究院及产业基地。联合省内10余所高校举办2021中国·铜川秦创科技大赛,以赛马方式筛选项目融资孵化,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与光纤在线、省先进光学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共同举办2021光电子产业发展论坛暨秦创原铜川专场活动。举办铜川市光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邀请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陕西省科学院院长赵卫、西安光机所米磊博士等专家和相关企业,为铜川光电子产业发展“把脉开方”“传经送宝”。先后召开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宣讲会、全市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推进工作专题会,宣讲解读政策,分解申报任务,加快落实推进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作。
  在开展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中,我市围绕三年行动计划及推进表任务分工落实情况积极探索、多措并举,一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设共性核心技术创新平台,探索“西部创新港铜川飞地科创中心+飞地园区+铜川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基地”的秦创原铜川模式,积极申报“揭榜”省工信厅发布的“卡脖子”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加强科技资源开发共享,加快 铜川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云平台开发建设。 二是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速科技成果 转化和科技人员创业,建立科技成果库和信 息交流平台,多渠道征集分析市场技术需求, 收集企业技术难题76项,实施高新技术企业 “速育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8家,构建 “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服务体 系,铜川云端产业孵化园成功获批省级众创 空间。加强区域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加 快建设铜川高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 三是打造科技经纪人、“科学家+工程师”和 “新双创”三支队伍,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西北大学等探索建立 联合工作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组建 铜川市光电子产业链专家组,聘请中科院西安分院院长、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博士分别担任总顾问和技术顾问,开展人才引进、人才项目投资等服务,协助招引、培育光电子产业重点环节龙头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2家。四是健全服务要素,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设立秦创原(铜川)创新促进中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配套用好并逐步扩大铜川高迈、铜川高新科创基金和航空航天产业基金规模,实施上市企业“飞龙计划”,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库,7户企业获批为省级上市后备企业。加速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开工建设铜川现代服务业金融总部基地,累计向市场主体提供金融服务30亿元。兑现《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政策包》相关奖励政策,对省市认定的11大类、74家创新主体和项目,尽快落实1567万元奖补资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启动以来,我市已与西安交大开展交流合作共建飞地科创中心,市政府与西安交通大学初步签订了《人才合作战略协议》、《共建飞地科创中心协议》,西部创新港铜川飞地科创中心初步建成运营。市政府在西安交通大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启动大会上与校方签署了《深化全面战略协议》。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确定将若干校办企业划转到铜川。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宋鑫告诉记者,下一步,我市将坚持把创建国家高新区作为建设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的重要承载,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打造铜川特色创新平台,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加大秦创原铜川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力度,推动铜川高质量全面转型发展。

附件下载: